——專家共議境外市場機遇與跨境投資策略
2025年4月25日下午,由深圳市智能化學會主辦、廣州光亞法蘭克福展覽有限公司和越洋商務顧問(深圳)有限公司聯合主辦的“新關稅背景下智能制造企業破局與出海沙龍”在中海信亞朵S酒店舉辦。沙龍匯聚大族激光、弗迪電池、德爾智慧、智慧動鋰、蘇美達、江蘇多密特、匯元焊接、開步電子、小野智能、潤元投資、怡鵬達、大族機床、奧聞科技等智能制造領域有外貿和出海需求的企業家和高管約70人,圍繞特朗普"對等關稅"政策下的全球貿易變局,探討智能制造企業出海路徑與風險應對策略。
▲會場一角
深圳市智能化學會李會長致歡迎詞,他重點提到:1、中國是全球經濟增長最快的國家,制造業開疆擴土出海需求旺盛。2、在全球供應鏈重構和“新關稅”影響下,出海破內卷創新破外卷。3、本次沙龍對智能制造企業具有具有重要的戰略價值和深遠意義。李宇會長還對聯合主辦單位以及所有來賓表示感謝。
▲李宇會長
主題分享:解碼出海方式與熱點市場
SPS全球展會:品牌出海的加速器
廣州光亞法蘭克福展覽有限公司銷售經理楊玉英女士在《SPS 全球系列展助力中國智能制造企業開拓國內外市場》分享中談到,SPS smart production solutions德國智能生產解決方案展覽會(簡稱德國SPS)是全球工業自動化領域的標桿性盛會。展會聚焦智能和數字自動化全產業鏈,展品范圍涵蓋從傳感器、驅動系統到工業軟件、通信技術的全棧解決方案。2024年德國SPS展出面積125000平方米、來自全球的1114家展商參展(40%來自德國以外)、觀眾達51291名、172場論壇演講吸引5610名聽眾,2024年近140家中國廠商亮相。德國SPS展覽會成功入選2025廣東省"粵貿全球"計劃、深圳市商務局支持清單。
▲楊玉英女士
SPS 廣州國際智能制造技術與裝備展覽會是我國華南首屈一指的智能制造盛會,今年2月為期三天的展會匯聚西門子、圖爾克、高創、歐德神思、西克、易福門、科瑞、奧托尼克斯、得利捷、海康威視等眾多制造業的知名企業,為觀眾帶來他們在傳感技術、驅動系統及運動控制等領域的先進成果、前沿技術、解決方案和服務。
SPS全球品牌系列展覽會包括:德國紐倫堡SPS、中國廣州SPS、馬來西亞吉隆坡SPS、意大利帕爾馬SPS和美國亞特蘭大SPS、泰國曼谷SPS等,是幫助中國智能制造企業拓展境內外市場的優質平臺。
新加坡:高端制造的投資跳板
興業會計師事務所高級合伙人單文榮女士在《新加坡投資優勢及海外投資股權架構搭建》中強調,新加坡憑借全球第二的營商環境排名、透明的司法體系及FSIE免稅政策,匯聚了賽諾菲、現代汽車、蘋果、賽默飛世爾、輝瑞等全球領先的半導體、高端醫藥和高科技制造企業,成為半導體、生物醫藥企業的理想總部選址。投資新加坡,企業需關注股權架構設計與財稅合規。
▲單文榮女士
印尼:人口紅利的價值洼地
CM1 GROUP 企業部高級經理薛媛女士享題目:《印尼投資價值》。印尼2.74億人口,人口年輕化與快速城鎮化、首都遷址等催生制造業機遇。投資需聚焦雅加達、中爪哇和東爪哇產業帶,企業要重視環評流程與保稅倉建設。
▲薛媛女士
越南:規避關稅的制造新樞紐
畢馬威越南稅務總監方堃先生以《特朗普“對等關稅”下投資越南的優勢、策略和注意點》為題分享,2023年中國對越投資達44.7億美元,特別是工業制造和高科技制造、物流、服務貿易等,他還通過案例談了越南投資面臨的稅務、解決沖突和爭端、制造業并購等挑戰及解決方案。
▲方堃先生
越南投資選址:南北雙極格局下的風險研判
越洋商務顧問(深圳)有限公司總經理牛強先生在《越南投資建廠的選址風險與調整》專題分享中指出,越南南北經濟圈呈現差異化競爭優勢: 北部河內經濟圈土地儲備充足、用工成本較低,聚焦電子組裝、紡織等勞動密集型產業,適合中短期產能轉移;南部胡志明經濟圈產業鏈配套成熟、港口物流優勢顯著,集中布局家電、機械制造等高附加值領域,但土地溢價達高于北部。
作為深耕越南市場的一站式服務機構,出海外服(越洋商務旗下品牌)自2016年起累計服務中企超百家,2022-2023年完成工業土地銷售80萬㎡、廠房租賃40萬㎡,客戶涵蓋比亞迪、海信、京東等龍頭企業。牛強建議,企業需綜合評估土地獲取周期、地方稅收減免力度及隱性成本(如環保合規投入),避免盲目追隨“低價陷阱”。
▲牛強先生
圓桌互動:出海風險對沖與核心競爭力**
四位臺上互動嘉賓分別是:深圳市智能化學會會長李宇先生、廣州光亞法蘭克福展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梁志超先生、出海外服總經理牛強先生、畢馬威越南稅務總監方堃先生。
臺上嘉賓、臺下觀眾,唇槍舌戰展風采、思維碰撞現真知。
▲臺上互動嘉賓
議題一:出海風險圖譜與應對邏輯
技術壁壘
梁志超:UL、FCC等國際認證體系缺失導致市場準入受阻,需建立長期技術適配機制;
代際斷層。牛強:二代管理者傳統文化思維與海外市場規則存認知鴻溝;
本土化陣痛。李宇:人才本地化成本高達國內3倍,文化融合需5-7年沉淀;
合規陷阱。周長華:近五年超60%出海糾紛源于產品標準/環保合規缺陷;
對沖策略矩陣
雙線拓客。楊玉英、馮娟等:SPS等實體展會與自媒體形成協同——線下建立信任(參展轉化率較線上高47%),線下持續孵化客戶
合規前移。薛媛:建議設立東南亞法務專項組,將ESG標準嵌入產品研發端
代際賦能。單文榮:采用"AI+傳統經驗"模式,通過智能決策系統輔助新管理者風險預判
議題二:3000億數字化市場的攻防戰
中國智造三重優勢
技術滲透力。工業物聯網方案成熟度領先東南亞本土企業2-3個迭代周期
供應鏈韌性。方堃:珠三角3小時產業圈可支撐越南工廠98%的零部件本地化
模式輸出能力。徐華林:中國數字化工廠管理經驗可直接復用于境外的工廠產線
不可忽視的暗礁
文化認知偏差。馮娟:德國展會經驗表明,直接移植國內營銷話術會導致40%以上客戶誤解
數據主權爭議。東盟正推進數據本地化立法,云計算布局需重構
高端人才赤字。越南AI工程師薪資同比深圳高22%,但效能僅達國內70%
戰略路徑建議
輕量化切入。梁志超:可以通過境外參展等方式低成本試錯來驗證市場;
生態化布局:馮娟:聯合SPS等平臺構建"展會獲客-本地化服務-政策游說"價值鏈;
差異化競爭:在印尼主攻鎳礦智能開采設備,在越南側重消費電子自動化產線
▲部分臺下互動嘉賓
宗靖漢 深圳市怡鵬達自動化設備有限公司
徐華林 廣東德爾智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市場總監
馮娟 法蘭克福展覽(上海)有限公司北京分公司電氣及自動化技術部門經理
王曉聰 大族激光科技產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3C焊接研究院部門負責人
吳曉丹 與創空間創始人
周長華 華必選檢測認證有限公司副總經理
陳濟洲 深圳市中孚智慧技術有限公司董事長
▲主持人石錫銘
活動尾聲,主辦方為合作機構頒發"活動之家"牌匾,標志著產業協作平臺的深化。此次沙龍為智能制造出海繪制了戰略地圖,彰顯中國智造全球化布局的決心與智慧。
▲授牌儀式
▲部分與會人員合影